Most recent posts

生技創業到產業龍頭,Biogen的前世今生

撰稿人: 李函蓉 審稿人: Wing Chuang, 王裕仁 Biogen 的創立與波折 Biogen(百健)在1978年由多位知名生化學家與創業投資者共同於瑞士日內瓦創立。這些生化學家包括愛丁堡大學的Kenneth Murray、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得主Phillip Allan Sharp、諾貝爾化學獎得主Walter Gilbert、海德堡大學的Heinz...

read more

小抗體也可以立大功 – COVID-19 抗體藥物能否藉由 Nanobody 另闢途徑?

作者:Linda Kang 編輯:顏廷耘 自新冠疫情開始以來,除了幾個大藥廠的抗體外,有好幾個研究團隊紛紛發表以 nanobodies 治療 COVID-19 的研究,最近有究竟 nanobodies 是什麼呢?和一般常見的的 IgG 抗體藥物有何不同?Nanobody 是個意外的發現。在1980 年代,比利時 Free University of Brussels ( VUB...

read more

All articles

Merck與其競爭對手於開發COVID-19口服特效藥之進展

撰稿:林晉丞 Frank Lin 審稿:Wade 隨著疫苗的問世,防堵COVID-19疫情的任務已有實質進展。然而,有一部分屬於被感染後可能重症或死亡的高危險群的人,因為其身體狀況特殊而無法注射疫苗,因此只能寄望於治療COVID-19藥物問世,以免除對於被感染的恐懼。本周EBC 將介紹默克藥廠 (Merck)與美國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製藥公司共同研發對抗COVID-19的口服特效藥Molnupiravir之進展,並收集其他關於COVID-19治療藥物的消息,讓大家有更全面的了解。...

read more

Google Health 的葫蘆內到底賣什麼藥?

撰文:王裕仁 編輯:顏廷耘 最近的新聞報導提到了Google Health降低了20%的員工人數,對於這個藏在搜尋引擎為主的公司的健康保險團隊到底是做什麼 [1,2]? Google曾在2006年成立Google Health部門,當時的商業模式是建立個人醫療數據資料庫,但由於觸及率不盡理想,Google於是在2012年關閉這個部門。這次提到的Google Health是在2018年重新成立的,這個單位由數個內部小組(如DeepMind Health、當時的Google Brain)重新編組而成...

read more

五月協辦講座—有效求職經驗談

撰稿人:楊竣喬 審稿人:鄭文卉 五月很高興由德勒斯登台灣同學會邀請到徐媺茹博士分享她於德國從學術界轉業界的求職經驗。徐博士現於 WuXi Biologics 擔任 Process testing lead。WuXi Biologics 是間藥物委託研發及生產代工 (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CDMO) 公司,提供製藥及生物科技公司製備研發、生產驗證及包裝、註冊與商業化生產等客製化服務機構。 自我探索與發現...

read more

Biogen 阿茲海默新藥 Aduhelm 爭議 – 淺談合理藥價制定有哪些分析方法?

撰稿:江旻壕 校稿:王裕仁 由美國 Biogen (百健) 和日本 Eisai (衛采) 藥廠共同研發的 Aduhelm (Aducanumab 單株抗體) 於 2021 年 6 月 7 日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 加速批准 (Accelerated approval) [1],將是自 2003 年以來首次批准可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read more

轉移性黑色素瘤之TIL細胞療法的最後一哩路:Iovance Biotherapeutics

撰稿人:林宗緯 審稿人:林潔明、王裕仁、王薇晴 新藥開發過程中,階段導向或任務導向的分工已是常態。晚期 (late-stage) 研發公司專注於完成新藥標的的臨床試驗、上市許可申請、及商業化,其任務往往也包含對於新藥標的之技術或延伸技術的改良及再突破。Iovance Biotherapeutics, Inc. (Iovance, IOVA.US) 作為一間晚期的癌症治療研發公司,致力於推出全世界首個治療實體腫瘤的自體T細胞療法[1],一直備受市場注目。 Iovance目前首要進行中的技術是源自美國National Cancer...

read more

市面上的自主 Covid-19 testing

撰寫:王裕仁,余翔嘉 審稿:馬蓁華 2020 年 Covid-19 在全球爆發,歐美國家首先進入封城狀態,經過一年多的政策反覆,歐洲各國政府無不期望於 2021 年安全解封。隨著今年 (2021) 五月七日美國 CDC 宣布自主測試陰性證明的結果可用於國際旅行 [1],吹響了大舉進攻醫材市場的號角。為了因應國際旅行,美國 FDA 目前已發布了約 330 個 Covid-19 在家自主檢驗的 Emergency Autherized Use (EAU,緊急授權) [2],Abbott、Clinitest、Ellume...

read more

在Covid19甦醒的製藥巨人:Pfizer

撰稿人:黃雨潔 、王裕仁 審稿人:趙子揚 日期:2021/06/11 Pfizer 一直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製藥霸主。尤其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下,Pfizer-BioNTech Covid-19 的疫苗更讓 Pfizer 的名聲大噪!然而您知道現今的製藥巨頭 Pfizer,其實源起於一家小型的化學品企業嗎?讓我們一起回顧這製藥霸主的轉型與長達 170 年的輝煌歷史! 歷史悠久的 Pfizer 由 Charles Pfizer 和 Charles Erhart 於 1849 年成立。兩個表兄弟 20 多歲時從德國移民至美國,利用...

read more

Novavax於新型聯合疫苗之進展與COVID-19疫苗時程之延遲

撰稿:林晉丞 Frank Lin 審稿:黃云宣  Novavax成立於西元1987年,為一家總部設置於美國馬里蘭州 Gaithersburg 之疫苗公司,Novavax的宗旨為發現並開發可用於預防嚴重傳染病之商業化創新疫苗來促進全球健康水準的提高 [1],本週 EBC 分享兩則 Novavax 疫苗開發進展之相關新聞。 Novavax成熟的疫苗開發技術已有十多年研發經驗,技術重點在於利用基因工程設計重組蛋白奈米顆粒,能優化得到較天然抗原效果更好的重組蛋白,提升疫苗效力。此外,...

read more

膨脹中的巨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撰稿:楊竣喬 審稿:林宗緯 秉持著「協助我們的客戶讓世界更健康、更乾淨和更安全。(to enable our customers to make the world healthier, cleaner and safer)」的理念,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作為Serving Science(科學服務)的領頭羊,藉由整合跨界公司、 Razor and Razorblade 的商業模式和實用流程改善系統 (Practical process Improvement;...

read more

路途坎坷的阿茲海默症藥物 aducanumab

撰稿:Linda Kang 審稿:呂宏耘 在之前介紹 Alzheon 這間公司時提到,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失智症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佔比約60-70%,且在許多已開發國家中成為嚴重的醫療問題 [1]。目前認為阿茲海默症的主要致病原因為 β-amyloid (Aβ) 和 tau 堆積造成腦細胞死亡,由於海馬迴掌管記憶力和認知力,海馬迴裡的神經細胞死亡會導致認知力和記憶力衰退。不少生技公司在治療藥物的研發上主要針對這兩個蛋白,包括 Aducanumab (BIIB037; Biogen),...

read more

Most Viewed Posts

Recent Comments

    Archives